仗剑江湖载酒行:古龙的生命历程与其创作风格之关系
一、前言
赵滋蕃在《文学理论》中将作家的世界区分为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外在世界里,作家写作依靠:一是自己的生活,二是自己的生命。作家接受了所生存环境的影响而决定其作品要写些什么、如何去写。作家的背景知识、兴趣性向、生理心理状况、周遭人事等,都会对作家内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往往映现其内心世界。[01]王国维曾对外在环境与内心的体悟如何影响作家的创作写下了他的看法: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02]
古龙自己也认为:
一个艺术家的创作,非但和他的性格才智学养有关,和他的身世境遇心情戚怀关系更密切,尤其是丈人’把心中之感受,形诸文字,如果你没有那种感受,你怎能写出那种意境。[03]
所以我们可以推论作家作品的形式风格、作品中的主角人物、作品背后所欲表达给读者的想法,都与作者本人关系密切。作品背后往往都会有作者的影子。读古龙的小说后,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古龙小说中主角人物在性格上、行为上、思想上都呈现出某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古龙身上也能找寻到。“文如其人”用在古龙身上最是恰当不过了。他的人与文处处洋溢着浪漫与激情,故事的主角更常反映出自己的身世、心境与经历,读他的小说仿佛在读他的一生。古龙的一生也好像是活在他笔下的武林世界,扮演着仗剑江湖的漂泊浪子。
有些读者初读古龙的作品,对其小说中奇诡的情节短暂的着迷之后,便将之束之高阁;更有读惯金庸作品的读者,拿金庸的尺度来衡量古龙的文字语言,看了几页之后,便讥之肤浅、毫无深度。然而有些拥护古龙的书迷们,却将古龙的作品推崇到武侠小说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古龙写出了真实的人性,甚可与文学大家分庭抗礼。[04]两种截然下同的观点,拉据成拥古与拥金两派。古龙和金庸被拿来相提并论,相互比较。虽然在不同武侠风格之间进行优劣之比较并无多大意义,但诸多的评价一面倒地推崇金庸、贬低古龙。这种情况并未影响古龙书迷的喜好,仍有众多的古龙迷坚持所爱。古龙的风格虽然引起的争议至今仍旧,爱之极深者甚众,厌之甚切者也多,但是,每个对武侠略有涉猎的人,都会问:“为什么狂热地喜欢古龙的人那么多呢?”
有人从古龙的书中,读到生命的启示,有人得到情感的共鸣和感悟。这个不肯屈服的、狂热的、不合常规的武侠天才的作品,为什么特别地容易触动读者内心深处的某些部份?古龙又是如何用自己的书,去和能读懂自己的心的人交流?而他的小说为什么能感动那些许许多多的古龙迷?
若要找寻这些答案,那么就要深入探索古龙的生平际遇。要研究古龙的作品,也必先探索古龙这个人的外在世界到内在世界,并从中寻找其人与作品之间的连结,以期更能对他所创造的英雄人物、江湖世界有更深的了解。今试从古龙的生命历程、外表、性格及嗜好来探究古龙。
二、古龙的生平经历
古龙,本名熊耀华,祖籍江西南昌。一九三七年出生于香港,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逝世,年四十八岁,他的出生年代至少有三种说法:[05]
(一)一九三六年:曹正文在《中国侠文化史》中介绍:“古龙,姓熊,名耀华,祖籍江西,一九三六年生于香港,属鼠。”[06]罗立群亦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中说:“古龙,原名熊耀华,生于1936年,卒于1985年9月21曰,终年49岁。”[07]
(二)一九三七年:叶洪生于《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介绍:“古龙本名熊耀华(1937—1985),江西人,台湾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肄业。”[08]《侠骨柔情:古龙的今世今生》作者彭华在三种说法中,也采用叶洪生的看法。[09]陈墨引述覃贤茂《古龙传》中所整理的意见,也倾向古龙出生于一九三七年的说法。[10]而曹正文在《古龙小说艺术谈》又有别于前说,介绍古龙为“一九三七年生于香港。”[11]
(三)一九三八年:陈康芬于《古龙小说研究》写:“古龙本名为熊耀华(1938—1985),江西南昌人,出生于香港,十三岁随父母迁台定居。”[12]另大陆学者陈颖也持古龙出生于一九三八年的说法。[13]
以古龙“在人间逗留了四十八年”[14]来推算,以一九三七年较为合理。本文因此采用古龙生于一九三七年。
又台湾武侠研究学者叶洪生及林保淳在《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第二章第三节<“新派武侠”革命家——古龙一统江湖>中记载:“古龙,本名熊耀华(194l—1985),江西南昌人,生于香港,十三岁时随父母来台定居。”并加批注:“关于他的生年,外界说法不一,今以熊家户籍记载为准”。[15]若以一九四一年算起,古龙逝世的年纪与四十八岁相差太多,况且政府迁台时,户籍登记记录多有错误,因此,将此数据作为参考,暂不采用。
关于古龙出生到来台的事迹,我们所知甚少。古龙绝少提起,朋友们当然也无从知悉,因此有关文献的记载付之阙如。只知古龙在香港度过他的童年。一九四一年香港被日本占领,战争的威胁与动乱影响了古龙幼小的心灵。成名的古龙不愿意写作血淋淋的武打场面,应是童年的经验使然。
一九五○年,古龙随父母迁台定居。父亲担任过台北市长高玉树的机要秘书[16],家境不错。古龙为长子,有弟妹四人。后来父母离婚。十八岁的古龙将家庭破裂的愤怒与怨恨全部归咎于父亲。与父亲激烈的争吵后,古龙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17]其叛逆性格在此表露无遗。
未成年的古龙孤独在台北县瑞芳小镇挣扎求生,到处打工挣钱养活自己。这段艰辛困苦的日子对古龙而言是深深烙印且不堪回首的记忆。靠朋友的帮助,于台北浦城街找到一个小住处,安定下来。古龙笔下的男主角多为无家的浪子与这段自身经历应有密切的关联。他一边打工,一边念书,不但完成了成功中学的学业,也考进淡江英语专科学校(即淡江大学前身)夜间部。
早在十一二岁时就开始写小说,但是直到一九五六年时,古龙的文艺小品<从北国到南国>分两期刊登在吴恺云主编的《晨光》杂志,才领到生平第一笔稿费。这给了古龙莫大的鼓舞,于是古龙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古龙在淡江英语专科学校只读了一年即中辍了,除了要打工赚钱、旷课太多外,认识了生平第一位红颜知己——郑莉莉,是最重要的原因。初次坠人情海的古龙带着郑莉莉在瑞芳镇同居,享受着一直以来渴望的温馨家庭生活。
这时的古龙开始到处投稿赚取稿费来维持他和郑莉莉的生活,他既写诗,也写散文当然也写文艺小说,都是纯文学作品。以纯文艺作品来谋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惬意,尤其是他和郑莉莉的儿子[18]也出生了,慢慢的古龙感受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想办法赚更多的钱。当时正流行武侠热,古龙也读了不少民初与当代武侠小说家的作品,并替诸葛青云[19]、卧龙生[20]代笔写作连载武侠小说[21]。当枪手的经验,磨练了古龙的写作技巧,也赚进了比写纯文学更优渥的稿费。从此古龙投入了武侠小说的创作。
一九六○年,古龙第一次使用“古龙”为笔名,出版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苍穹神剑》,并没有受到广大的回响。直到《浣花洗剑录》一出,才受到众多读者的瞩目。而后古龙继续完成了一些佳作,真正享受到成名的滋味。这时他离开郑莉莉母子,来到繁华的台北,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一掷千金的日子。古龙彻底迷失了自己,报上的连载要他人代笔,给出版社的稿子也一再拖欠。等到没钱花用时,就写个十几万字给出版商看,并要求预支稿费,通常钱拿了就没下文。后来出版商上当次数多,渐渐不敢再约请古龙写小说了。在出版界恶名昭彰的古龙只好闭门思过,开始认真写了一些质量较好的小说。
在经历多次短暂的感情之后,古龙遇见梅宝珠,认真考虑起婚姻生活。于是梅宝珠成为古龙第一位明媒正娶的结发妻子,替他生了第一位婚生子[22],也让古龙享受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因武侠片兴起,古龙开始跨足演艺圈,先是应香港导演邀请写作了《萧十一郎》的电影剧本,然而反应平平,未在台湾上映,直至一九七六年香港邵氏公司楚原导演拍摄《流星、蝴蝶、剑》,电影大卖座之后,台港掀起古龙热潮。[23]因此古龙改写了多部小说为剧本[24],来拍摄电影,并靠作品的电影票房与改编权利金,赚进比稿费更多的财富。那时邵氏影城有一条不成文的赚钱公式:古龙+楚原+狄龙=卖座。[25]一九七七年,台湾、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六个地方的十大卖座电影中,古龙的原著就占了四部之多。真是个空前的纪录。[26]在名利双收后古龙干脆自己投资电影公司[27],执导、改编自己的作品[28],着实风光好一阵子。此时因公司事务繁重,且专注心力在拍片与改写剧本上,再也无法全心写作。后来古龙一些享誉盛名的武侠作品,都被其它电影公司拍成武侠电影,自己的公司反而落入无片可拍的窘境。古龙只好重新创作,可惜古龙所创作的《剑神一笑》上映后反应不如预期。眼见自己执导的电影不受观众热烈的欢迎,古龙遂改拍科幻片《在世英雄》,邀请好友倪匡编剧,冀望能重振票房。《在世英雄》上映后也无法再造颠峰,最后古龙只好黯然将电影公司结束。改投入电视戏剧的制作。[29]
浪子性格的古龙,并没有与梅宝珠白头偕老。离婚之后的古龙更加变本加厉的过起浪子的生活,纵情酒色,挥霍无度,不仅挥霍金钱、情爱、甚至健康也不例外。直到又遇见第二任的妻子——于秀玲,才又跨进婚姻的约束里。[30]
长时间的纵欲饮酒使古龙的身体健康受损,肝硬化、脾脏肿大、胃出血等病症接踵而来,住进医院三次,后来戒酒了半年。在稍微恢复健康之后,古龙又继续过量饮酒,终于在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晚间六点零六分过世。[31]
好友倪匡知悉古龙死讯,难过地在香港通宵喝酒,并撰写讣一文。
我们的好朋友古龙,在今年的九月二十一日傍晚,离开尘世,返回本来,在人间逗留了四十八年。
本名熊耀华的他,豪气干云、侠骨盖世、才华惊天、浪漫过人。他热爱朋友、酷嗜醇酒、迷恋美女、渴望快乐。三十年来,他以丰盛无比的创作力,写出了超过一百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作品。开创武侠小说的新路,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巨匠。他是他笔下所有多釆多姿的英雄人物的综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摆脱了一切羁绊,自此人欠欠人,一了百了,再无拘无束,自由遨翔于我们无法了解的另一空间。他的作品留在人世,让世人知道曾有那么出色的一个人,写出那么好看之极的小说。未能免俗,为他的遗体,举行一个他会喜欢的葬礼。时间:七十四年十月八日下午一时,地址:第一殡仪馆景行厅。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请大家来参加。[32]
倪匡不愧为古龙最知己的朋友,将古龙多采多姿的一生,作了相当中肯的评价。尤其是“热爱朋友、酷嗜醇酒、迷恋美女、渴望快乐”十六个字正是古龙一生的写照,全无作态与矫饰。更说古龙是:“他笔下所有多采多姿的英雄人物的综合”。正是说明古龙的作品中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每个英雄人物的塑造都融入古龙本人的特质与好恶。
古龙追悼会由倪匡主持,隆重感人。朋友们集资购买了四十八瓶轩尼诗XO白兰地,放于古龙遗体四周,让古龙长眠在美酒之中。
倪匡写了一副广为流传的挽联: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
乔奇也用古龙最受欢迎的两位武侠人物撰写一副: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八日,古龙葬于淡水明山海滨墓园[33]。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三、古龙的外表与性格
(一)古龙的外表
一个人的身材照理说应该和他的创作没必然性的关连,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外表直接关系到人际之间的互动,尤其是与异性的交往,这是不能否认的。既然外表的影响不能抹灭,一定会左右作家的心理状况,连带也影响了作家的创作。
古龙长得其貌不扬,五短身材却头大如斗,并不是个英俊的男人,甚至土头土脑像卖猪肉的贩子。他的朋友们因他脑袋瓜子特别大,替他取了“大头”的绰号。邹郎对古龙的身材形容说:
他早年的长相特殊,头大如斗,肚大如篓,身躯矮,腿而短,老友们喜称他为“武大郎”。[34]
这样的外表的确下能让人第一眼就喜欢。龚鹏程描述三十八岁的古龙:
古龙当然不再少年,三十八岁原也不大,但在他精力亢沛的神采里,看起来却似半百。稀疏微秃的头发,顺着发油,平滑地贴在脑后;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骨架,撑起微见丰腴的的身躯。没有刀光,也没有杀气坐在缛椅上,他像个殷实的商人,或漂泊的浪子。[35]
可见古龙在外表上是非常平凡的,无丝毫引人之处。这样的外表究竟对古龙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无法从古龙口中或文章中找到证据,但是外表对古龙是绝对有影响的。我们在古龙早期作品《孤星传》中找到蛛丝马迹。古龙塑造了一对孤苦伶仃的青梅竹马恋人,男孩宁愿挨饿也要让女孩吃饱穿暖,因此男孩营养不良而长得瘦弱矮小。后来两人分别被收养,际遇弄人。再相逢时,矮小瘦弱的男孩站在高大丰满的女孩面前,简直自惭形秽到无地自容,因为身材的关系,两人预期的结合出现了无情的变化。虽然古龙最后还是让他们有了美满的婚姻,但对于矮小身材的自卑是无法掩盖的事实。否则古龙不会在《弧星传》里利用男女主角外貌上的差异,来辩证外表与情感之间的影响与关系。
古龙小说中有很多高佻健美的女子,若能与男主角匹配为俊男美女的组合,才是相得益彰。因此古龙小说中男主角大多塑造成高大英俊、体格英伟。可以说是作者的心理补偿作用所致。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古龙身边虽不乏长腿细腰的美女相伴,与她们站在一起时,敏感的古龙深沉的心中应会浮现《弧星传》中那男孩的自卑,只是骄傲与好强的个性让古龙不愿意表现出来。
后来在事业上有成的古龙对于自己的外表也慢慢有自信心了。他在《大人物》塑造了一个平凡的主角——杨凡来为自己代言。他将杨凡的形像描绘得如同在为自己素描。杨凡是个“矮矮胖胖的年轻人,圆圆的脸,一双眼睛却又细又长,额角又高又宽,两条眉毛间几乎要比别人宽一倍。他的嘴很大,头更大,看起来简直有点奇形怪状”[36],可是脑子却特别聪明。所有杨凡的特征古龙都一一具备,如头斗大、身矮胖、眉问宽阔,可知古龙完全以自己的形象来塑造这个人物,而且让这个人物最后获得佳人的芳心。女主角田思思因为领悟到这样的男人才是所谓的“大人物”[37],人的外表并不是择偶的优先条件,深入接触了解杨凡这个人之后才明白:他沉静、坦荡聪明、稳重如一座屹立不摇的山,是一个让女人有安全感的男子汉。
这是古龙对平凡外表的辩驳与宣言,他想告诉世人:“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别只看我的外表,来了解我的内在!隐隐约约中可发现其实古龙对这样的外在其实还是不够满意的,否则不会塑造杨凡来告诉世人:不要只看重表面,一个外在平凡的人内心也有一个英雄的存在。
(二)古龙的性格
上文我们介绍了古龙的外在形象,这样一个的男子居然受到无数美女的青睐,甚至奉为偶像,究竟原因为何?既然古龙在外表上不出色,那么也许是内在的性格吸引了异性。古龙的性格如何吸引异性?而这些异性又是被古龙性格中的哪一种特质所吸引?这是值得探索的问题,因为对恋爱的态度往往影响到作品中的爱情观。
古龙的性格影响了他的一生的欢聚与别离,连带的也影响了他的创作、与英雄人物特质的塑造。古龙是一位将创作与个人的生命情调联系得非常紧密的作家。了解其性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古龙的性格做一番探索,下文即探讨古龙的性格。
古龙的弟子丁情[37]曾说:“古大侠对美女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寂寞’。”[38]而这种寂寞来自对内心深处真正快乐的追寻。古龙最好的朋友倪匡就在讣文里提到古龙“渴望快乐”,为什么古龙特别渴望快乐?这要追溯到古龙童年时代,父母感情不睦,经常争吵,使敏感的古龙无法享受到爱的感觉,也没有安全感。家庭的破碎使古龙饱尝孤独与寂寞,所以特别渴望快乐。再加上个性好强与父亲争吵离家后,宁愿执着独自挣扎求生,也不愿意回家。这段际遇,年少的古龙提早受尽了人世冷暖,最终使他变得孤傲和怪僻,也造就了他的浪子性格。
这性格反映到他的作品上,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浪子,如李寻欢、阿飞、楚留香、陆小凤……。而这些浪子都是古龙内心孤独和寂寞的写照,也是古龙骄傲怪僻性格的表现。因为骄傲,因为孤僻,古龙笔下主角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常常显得非常奇特,处处与常人有异,甚至流于偏激。古龙尤其喜欢利用数目字中的奇数来表达浪子的孤独飘泊,奇数不偶的心迹,其作品中主角人物命名称号多是奇数如燕七、燕十三、萧十一郎等。作品中出现的数字往往也都是奇数,此与世俗喜欢好事成双的习俗有着极大的差异。[39]这种“好用奇数”的习惯正显现出古龙个性中亟欲脱离常规而自成一格的叛逆心理。而在《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曾歌:“暮春三月,羊欢草长,天寒地冻,问谁饲狼?人心怜羊,狼心独怆……”解释给沈壁君说:“世上只知道可怜羊,同情羊,绝少会有人知道狼的痛苦,狼的寂寞。世人只看到狼的痛苦,狼的寂寞。世人只看到狼吃羊时的残忍,却看下到它忍受着孤独和饥饿在冰天雪地流浪的情景,羊饿了该吃草,狼饿了呢?难道就该饿死吗?”[40]这种尖锐而一反世俗的思想在古龙笔下尚有不少。[41]
正是这种不被人了解的寂寞与孤傲,吸引了无数女子,其母性的本能被激发,渴望去抚慰古龙的孤独寂寞,去了解古龙的孤傲与偏激。正应验“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句话。因此古龙的身边永远有对他付出真情而无怨无悔的女子,如妻子于秀玲。更有无数红颜过客飞蛾扑火般投入古龙怀中,而后默默离去。
但是,有一身傲骨的古龙个性中并不完全只有寂寞与孤傲,他将心里的隐痛写在他的武侠小说上,并尝试用更乐观善良的一面来涤净人世间的、也是他心里面的阴暗面。希望读者在看完他的小说都是愉快的。他曾说过有位想自杀的人读了他的小说后,发现生命还是值得珍惜的,他高兴得像是得到了最荣誉的勋章一样。[42]我们可以发现童年所历经的战火并没在他心中播下仇恨的种子,渴望和平安定的古龙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是对血腥和杀戮的扬弃,并处处洋溢着乐观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歌颂的是爱与正义、自由与和平、宽容与生命的热爱。所以他的武侠小说中绝大多数都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喜剧。
古龙是一个饱经痛苦而善良的人,因为饱经痛苦,了解痛苦是如何啃噬人的灵魂,因此不再去描写痛苦。他努力想表现的是“幸福、欢乐和自由”他自己也说过:“人性并不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包括了爱与友情,慷慨和侠义,幽默与同情的。我们为什么要特别注重其中丑恶的一面?”[43]这些古龙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特质,绝大部分已内化成为他性格的一部份。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感情丰富、慷慨正直、热爱生命、创造欢乐、善良而充满同情的古龙。这是他性格中侠义的一面。
古龙好酒,自然显现在外的是地道的酒徒性格:豪爽、健谈、刚毅、不屈。在与朋友相聚酒酣耳热之时,古龙表现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态度:然而夜深人静独处的时候,古龙是饱尝寂寞孤寂的。他在<楚留香和他的朋友们>文中描述胡铁花:
他看起来虽然嘻嘻哈哈,希里哗啦,天掉下来也不在乎,脑袋掉下来也只不过是个碗大的窟窿,可是他的内心却是沉痛的……
……别人越不了解他,他越痛苦,酒也喝得越多……[44]
相信这段话是古龙藉由胡铁花来描述自己的处境。而与古龙最相知的弟子丁情也曾描述古龙虽然“时常将欢乐和笑声带给大家,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是孤寂的。”[45]由此可知古龙在人前人后性格上有着极端不同的差异。
综合上文所述,发现古龙的性格充满着矛盾:他自卑却又骄傲、寂寞孤独却又创造欢乐、偏激孤僻却又善良充满同情。一生为寂寞所苦,处心积虑挣扎想摆脱,却无时不被寂寞所桎梏。其实这种矛盾的性格是能在一个人身上并存的。若非他好强又执着,就不会脱离家庭、自立更生;若非他寂寞孤独,就不会特重友情、沈溺酒色;若非他骄傲偏激,怎么有出奇的浪漫、和强烈想出人头地、求新求变的意志。正是凭着这种特殊性格与巨大的内心趋力,古龙才成为我们所认识的古龙。这些也就是古龙之所以为古龙的原因。更是作品中一直存在强烈古龙风格、古龙特色的原因。
四、古龙的“三好”及其创作基调的形成
酒、色、友、小说是构成古龙人生的四大元素,除了小说作品之外,古龙给人最深的印象,便是好酒、好色、好友。而古龙的许多武侠小说中主角人物的嗜好也几乎脱离不了这三样——“好酒、好色、好友”,便形成古龙作品中的创作基调。以下将介绍这三样元素究竟对古龙造成什么影响?反映在作品上又呈现如何面貌?
(一)纵酒狂歌
谈到古龙喝酒的历史,要从读淡江时候谈起,几个好友找来了各式各样的酒与小菜到淡水海边防波堤上,一边听海风、聆海涛,一边喝酒。后来古龙再想起时说:“那种欢乐和友情,那一夜的海浪和繁星,却好像已经被『小李』的『飞刀』刻在心里,刻得好深好深。[46]”可看出古龙喝酒原因之一是为了享受朋友相聚的欢乐与情感。
古龙曾说:“其实,我不是很爱喝酒的。我爱的不是酒的味道,而是喝酒时的朋友,还有喝过了酒的气氛和趣味,这种气氛只有酒才能制造得出来!”[47]古龙这些话过于刻意强调“酒”对朋友相聚时欢乐气氛的营造,足见古龙在情感上对“酒”的过份依赖。年少得志的古龙有了高额的稿费后,开始上舞厅、俱乐部消磨与应酬。酒酣耳热的气氛、女孩的耳语温存让古龙慢慢迷恋这种虚假的奉承与热闹,沈醉其中无法自拔。
古龙曾说:“你若认为酒不过是种可以令人快乐的液体,那你就错了。你若问我:酒是什么呢?那我告诉你:酒是种壳子,就像是蜗牛背上的壳子,可以让你逃避进去。那么就算别人要一脚踩下来,你也看不见了。”[48]细究古龙喜欢涉足声色场所的原因,因为流离动荡的童年生活,使得敏感的古龙所感受到的痛苦多于平常人,也更缺乏安全感与归宿感,内心存在着无法排遣苦闷,也许是因为要逃避。逃避寂寞的痛苦、渴望快乐而不可得的痛苦。使他成为一个嗜酒的浪子。他在“酒”中找到了暂时的慰藉与快感,逃避寂寞的方法有很多,古龙选择了呼朋引伴、长醉酒乡、挥霍情爱,希望以遗忘的方式从寂寞中挣脱出来,稍稍获得一点精神寄托。然而这无疑是饮鸩止渴,曲终人散后,古龙没有更快乐,反而更加空虚、失落。这样的生活渐渐的让古龙迷失了自己,最后义无反顾的沈迷。
林保淳先生曾在<侠客与酒>一文中提到,中国人饮酒往往是“心理”的寄托,基本上可分为二:一是“忘”,二是“壮”。“忘”是藉酒精的迷醉,使人忘怀现实世界的失意与挫折;“壮”是指藉酒精的麻醉,摆脱理智,尽情抒发平时所受的压抑与无处宣泄的情绪。[49]古龙一生离不开酒,完全是这两种饮酒的心理寄托在作祟。炽烈的美酒酿成醺醉的快乐,让古龙体验到自我生命的存在,并以此来对抗现实生活的残酷与苦痛。
古龙喝酒的方式,是豪迈的大口大口喝,喝的时候绝不废话。燕青在<初见古龙>文中提到古龙“默不作声,只是酒来必干,自得其乐”,“喝酒时,头一仰,便是一杯”[50],那种豪迈的酒量,让他暗暗心惊。古龙喜欢把朋友灌醉,更喜欢朋友醉倒在他家。喝酒的时候从来不提自己悲伤的事,只谈他如何豪放、如何开心,总是把悲伤埋在心底,把欢乐带给别人。
一九八○年,吟松阁事件古龙被杀伤手部,流血过多休克,送医急救,输血两千西西,才脱离危险。[51]这是因“酒”而受的伤,每当醉酒时,古龙都会展示给友人欣赏,就像一个侠土展示着光荣的伤痕一样。这事件完全展现古龙的酒徒性格——正直、刚猛、豪爽、绝不低头。
离婚后,酒成了麻痹古龙的止痛剂,他说:“每天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总是转身又出去,每天做的只有一件事:喝酒!”已经到了无酒和镇静剂就无法睡着的地步,清醒时也要吃兴奋剂才能清醒。[52]经过这段自暴自弃的日子,身体终于下堪负荷,肝硬化、胃出血接踵而至。他也知道喝酒伤身,但他将自己化作两头烧的蜡烛[53],只执意发出夺人眼目的光彩,所以对于喝酒而使自己一步步迈向死亡是无畏的。他写道:
因为我也是个江湖人,也是个没有根的浪子,如果有人说我这是在慢性自杀,自寻死路,那只因为他不知道——不知道我手里早已有了杯毒酒。当然是最好的毒酒。[54]
其实古龙也知道酗酒的后果,只是心灵的空虚与寂寞,需要“酒”来救赎。长期的酗酒,让他的健康日益败坏。三进三出医院,虽然后来戒了半年酒,但身体稍稍好转,又再喝个不停。他的弟子丁情推测了古龙为了酒,置生死于度外的原因:
我只能说:“古大侠的压力太大了,到了未期,他大概也想通了,已大澈大悟了。这些长久累积下来的压力,已不是他所能承担的,既然如此,他又何必一味的承受下去呢?所以临死的前几天,他又开始纵情喝酒。”[55]
终于古龙以他独特的方式离开了人间。留下的作品中一个个狂喝豪饮的浪子。林保淳认为:“古龙是武侠作家中最擅于写酒的,古龙写酒,不但是在写侠客,更是在写心事,借着酒,古龙仿佛是在抒发自身难以言喻的情怀。”[56]因此古龙的小说中几乎部部有酒、酒徒、酒经(指有关酒的言谈与格言)。“酒”成为古龙小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二)偎红倚翠
据说古龙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怎么我的女朋友们都没有来看我?”[57]古龙一生对生命中的女子无尽的追逐,临终时却没有女朋友相陪,这是多么凄凉的感叹。
从破碎的家庭中出身的古龙,丝毫没有享受过正常且美满的家庭生活,也没有对家庭负责的双亲来作为模仿对象。对于“家”古龙非常渴望,却不知如何去经营。因此成年之后,古龙与妻子或同居女友的关系都不长久,问题的根本出自古龙原生家庭的不完整。这种经验导致古龙小说中的故事主角绝少有正常的婚姻生活,譬如《桃花传奇》中的楚留香终于与张洁洁结为夫妻,但是只有一个月楚留香即已无法忍受平淡的婚姻生活,张洁洁了解根本没有人能独占楚留香,因此想尽办法帮助他离开,否则楚留香将会因不快乐而不再是昔日的楚留香。在结尾,楚留香选择了一扇门,用坚定的步伐跨出了那扇门,古龙写道:“在这一瞬间,他已又回复成昔日的楚留香了。”[58]看得出古龙将自身的经历投射在楚留香这个角色中以自况。
古龙从没有循规蹈矩依照所谓“正统”的方式去交过女朋友。和古龙在一起的女子除了曾结婚的两位外,大部分都是舞厅酒家的小姐或是慕古龙之名而投怀送抱的女子。想必古龙自己也在心里面有所疑问,究竟这些女子是如何看待他,是真心真意?还是逢场作戏?这些疑问造成古龙对女子的不信任感,因此离开枕边人时都不甚留恋。
为什么古龙特别钟情于风尘女郎?古龙曾写说:
风尘中的女孩,在红灯绿酒的相互竞映下,总是显得特别美的,脾气当然也不会像大小姐那么大,对男人总比较温顺些,明明是少女们不可以随便答应男人的事,有时候他们也不得不答应。
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剧。
所以风尘中的女孩心里往往会有一种不可对人诉说的悲怆,行动间也往往会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轻蔑,变得对什么事都不太在乎,做事的时候,往往就会带着浪子般的侠气!
对于一个本身血液中就流着浪子血液的男孩来说,这种情怀,正是他们所追寻的,所以一跌入十里洋场,就很难爬出来了。[59]
这段话也许正能解释古龙留恋于风尘女子的原因。她们满足了古龙的情欲的需求与虚荣的自尊,她们所拥有的特质正是身为浪子的古龙所需要与欣赏的。对于温顺的柔情慰藉,逢场作戏的古龙常是来者不拒地全然收下。也许是得来容易,古龙也不很珍惜这些女子的来去,只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短暂激情。古龙小说中许多女子的身份都是“妓女”,甚至连女主角的身份也是妓女。而描绘女子宽衣解带裸露胴体的章节更是不避讳,与传统武侠小说含蓄带过的方式迥异。除了一些为色而淫的武侠小说外,武侠小说中“妓女”出现频率最高的作家,恐怕非古龙莫属。很明显的这是古龙个人生活经验所致。
这些与女人相处经历促使古龙在写作时,对其武侠小说中男女角色的贞节观念并下重视,只要男主角愿意接受女主角的引诱,即使发生性关系也无不可。甚有女子自行对男主角投怀送抱,男主角也照单全收,丝毫无任何愧意,例如《新月传奇》的玉剑公主、《楚留香传奇》的琵琶公主自行献身给楚留香,楚留香更是欣然接受。
成名后的古龙追逐女人虽无往不利,偶尔也有惹出麻烦的时候,但古龙绝不说交往过的女子的坏话。每当回忆起以前的女友,古龙都是谈美好的一面。即使是闹上法院、登上报纸社会版的“赵姿菁事件”[60]他还是不出恶言。若说古龙一生中最大的错,就是对不起曾用心爱他的女人[61]。如同笔下的楚留香浪迹天涯、处处留情,却不仅得去珍惜在船上等待的苏蓉蓉。
古龙这种“视女人如衣服,视朋友如手足”的心理,导致笔下的李寻欢竟能为朋友让出林诗音,然后终身痛苦。对于女人的地位,他一向摆在朋友之后,也不曾产生过像对朋友般的情意。他说:“白马非马。女朋友不是朋友。女朋友的意思,通常就是情人,情人之间只有爱情,没有友情。[62]”他认为爱情是不顾一切、不顾死活、让人耳朵变聋、眼睛变瞎,但也是短暂的,无法持久,除非转变成友情。友情无论如何还是高过爱情。虽然笔下的男主角身旁总围绕着众多婀娜多姿的女子,但是对男主角而言,这些女子还是此不上朋友重要。
(三)视友如亲
古龙说:“无论任何顺序上来说,朋友,总是占第一位的。[63]”
在古龙自立更生的日子里,朋友无疑的是他最重要的精神依靠,寂寞的时候有朋友相陪,落魄的时候有朋友相助,他说:
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根的浪子,身世飘零,无亲无故,他能有什么?
朋友!
一个人在寂寞失意时,在他所爱的女人欺骗背叛了他时,在他的事业遭受到挫败时,在他恨不得买块豆腐来一头撞死的时候,他能去找谁?
朋友![64]
这段话可看出古龙对朋友的依赖与看重。在寂寞失意、生活遭受困难时所依靠的还是只有朋友。
刚出道时,古龙与当时武侠小说界的「三剑客」——诸葛青云、卧龙生、司马翎[65]论交,牛哥夫妇[66]、邹郎也是古龙常借宿几宿的主人。这些朋友在古龙出纰漏时,总是义无反顾伸出援手,尤其是牛哥夫妇最常为他解围。诸葛青云曾说:“古龙死过一千次,牛嫂一定救过他九百九十九次。”[67]可想见交情之深。
古龙常以酒会友,一到灯红酒绿的场所,仿佛相识满天下。古龙交朋友像小孩一样单纯,只要有酒,即使初相识,也很容易成为生死之交,上至骚人墨客,下至贩夫走卒,他都能够共叙樽前,酒逢知己千杯少。所以古龙朋友阶层之广、交友之复杂,简直是骇人听闻,有市井小民、影视红星、武侠名家、酒国常客、更有诗人如周弃子、画家高逸鸿、文坛名宿陈定公。家中除陈定公赠的字联[68]外,尚有不少名家字画。真所谓相知满天下。可是,古龙相识满天下,能够真正了解他的人,却不很多。在众多的朋友中与古龙最知心的要算是:香港作家倪匡。他们在一九六七年相识,立刻相见恨晚,成为莫逆之交,常常在深夜,有七八分醉意时,互打长途电话彼此倾诉内心的抑郁。曾经古龙生病,远在夏威夷的倪匡得知,马上赶来探望。甚至古龙病重时,国际电话一打三个小时,面不改色。[69]从这里可见两人那份真挚不移的感情。
在古龙年少离家,自立更生的日子里,受到朋友适时的帮助,自然产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因此,成名之后的古龙对于朋友相当讲义气,尤其对境况不佳的朋友特别照顾有加,如武侠片演员王冲与弟子丁情曾一直寄住在他家,只要有机会,就不断向人推荐。这种“生,于我乎馆”的友情实在少见。尤其是对丁情更是疼惜,因为同病相怜的身世,古龙付出爱与鼓励,甚至让丁情继承衣钵,培养能自立的本事。还曾经撰文介绍丁情[70]来推荐他。古龙对朋友是这样毫无保留地付出,也赢得这些朋友在他生命最后历程的无怨相陪。因此学者罗龙治认为:“古龙四十多年短暂一生,『友情』是超手名利的最大收获”。[71]
因此,古龙的武侠小说中最特出的便是对友情的描写,与生活中重朋友的性格一致。特别的是:古龙并不追寻像中国传统小说以及金庸小说男主角之间的结义兄弟之情[72],而是着眼于纯粹的友谊,并在友情中加入生活挫折与现实的考验,虽然贫困、潦倒、饥襄,但是友情的支持、同甘共苦、肝胆相照,仍旧能活得快乐自由而潇洒。所以古龙在楚留香身边安排了胡铁花、姬冰雁,在沈浪身边安排了熊猫儿。寂寞的阿飞也有李寻欢愿意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拯救他。这些故事人物在在显现古龙现实生活中对于友情的渴望与重视。甚至《欢乐英雄》一书通篇利用颂扬的笔调来歌咏友情的真诚与可贵。武侠小说的主题大部分在显现大侠个人的盖世武功与传奇经历,因此较少在小说中用极大的篇幅单独对友情进行铺陈与描绘,所以“友情”为主旨的武侠小说是较少见的,正因为少见,更突出古龙对这种纯粹友情的看重。古龙不走民初以来武侠小说中以武功、爱情为主题的写作方式,而将焦点放置于“友情”之上,形成古龙武侠的一个特色。
至于朋友眼中的古龙又是怎样一个人。邹郎说:
实在说,古龙的一生,是活在不得志的狂狷生涯中,他是“人在三江外,却在五行中。”的乱世书生。[73]
刘德凯[74]说:
古龙就是活生生的“楚留香”,他的个性与生活一如他笔下的“楚留香”,少不了酒、女人、朋友。[75]
这些朋友为古龙精彩的的一生作了最好的批注。
五、古龙创作的养分——阅读
古龙给人的印象除了武侠小说,不外乎是酒、女人,甚少人注意到古龙生命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嗜好:阅读。进淡江英语专科学校之前古龙早已嗜读各种文学作品。据报导古龙的藏书之丰、包含之繁之广,令人叹为观止,约有十万册以上,包括珍贵的原版和绝版书。古龙能速读,每天至少看三、四小时以上的书报。[76]
身为一位武侠小说作家,古龙必须不断的汲取、充实,以维持写作时源源不绝的构思与题材。就学时即养成的阅读习惯,古龙终其一生无丝毫停歇。关于古龙阅读所涉猎的范围,薛兴国也曾写活:
他看的书很杂,天文地理什么都来,连天文台出的“天文日历”也看。不过近年他偏爱翻译的间谍和侦探小说。[77]
这正说明古龙阅读范围广泛,且偏爱与他写作风格有关的间谍、侦探小说。古龙武侠小说中浪子游侠探案、抽丝剥茧寻谜追凶的情节,应是取法福尔摩斯之流的侦探推理小说,这一点众多读者与研究者都同意,于此便不再细述。
作家在完成自己的风格之后,阅读与自身风格相仿的作品,应是秉持一种观摩的心态。但当一个作家在自身作品风格为完成前所阅读的书籍,与作家风格完成后的作品有着相同、相似的创作技巧或主题精神时,我们应可对此一现象提出二者之间有关连性之假设。鉴之于古龙的作品与其阅读之轨迹,一般认为念淡江英专的古龙深受西方小说与哲学思想的影响与启迪[78],但阅读这些作品对古龙的创作究竟产生的影响为何?在这些作品的交互影响下创作的古龙,是否因此形成了其“古龙式”[79]的风格?而“古龙式风格”中取法又是这些作家们作品中呈现的什么特质?这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与探讨。
在古龙阅读与取法的作家、哲学家之中影响古龙最深远的首推德国哲学家尼采与美国作家海明威。
古龙阅读尼采应是在淡江英专读书时有所接触。第一位明白指出尼采与古龙在作品观点上有雷同之处的是欧阳莹之。他在<“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评介>中提到:
我认为古龙的作品富有尼采味,“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便表现出尼采初期所谓阿波罗和地诺索斯两股精神(theApollinianandDionysianspirits)所代表的条理节制和进发激情的互相冲突、调和,也表现出尼采后期所谓挣强意志(Willtopower)的成长。[80]
他在<泛论古龙的武侠小说>一文中又说:
在古龙的小说里,我们可以发现尼采所推扬的那种豪雄自强的意志,坚毅勇猛的精神,冰清深远的孤寂,横绝六和的活力,甚至乎对女人的那些偏见。[81]
欧阳莹之列举尼采与古龙二人书中的文字以对照,尤其在对“女人”的观点上,古龙和尼采有着相同的态度与观点,甚至连将女人比喻成“猫”的说法也一致。尼采对女人的看法影响古龙许多作品对女人的轻蔑与物化。除此,欧阳莹之更指出两人在对朋友与孤独的领略是如此的相似。由此我们可知古龙与尼采的思想有很大层度的契合。
嗜酒的古龙对尼采的“酒神精神”[82]是否因“酒”而有所好感,我们无法证知,我们所能推知的是:尼采深深影响古龙的创作,尼采的酒神精神更是深深触及古龙的内心。大陆学者方忠也认为,古龙是一位具有“酒神精神”的作家[83],通过醉狂的状态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生命自由与快乐,在近乎自我毁灭的酗酒中,古龙深刻体会到生命真实的存在,与丰盈充沛的力量。这时“酒”已经不只是一种酒精饮料,“而是个体生命与宇宙大生命沟通的桥梁。”[84]古龙将这种精神写入作品中,因此他笔下的主要人物没有一个不爱喝酒:李寻欢越咳越要喝、胡铁花越不被了解酒就喝得越凶。陆小凤有着高超的酒技躺着喝。林太平饥寒交迫居然还能分辨所喝之酒名。其它借酒浇愁或豪饮狂喝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
叶洪生曾撰文说道:“文艺气氛的浓厚,与人生价值的重估,正是古龙作品的二大特色。”[85]周国平也说:“尼采哲学的主要命题,包括强力意志、超人、和一切价值重估。”[86]尼采思想与古龙作品的关系自是不言而喻。两人皆对长久以来约定俗成的人生价值产生质疑而重估自身生命的价值。尼采曾说:“一切价值的重估——这就是我关于人类最高自我认识行为的公式,他已经成为我心中的天才和血肉。”[87]尼采对一切价值的重估着眼于宗教、善恶、道德人生之上,而古龙则表现在其作品中对江湖世界、人性善恶与权力的“解构”[88]上,因此古龙笔下主角不仅有着亦正亦邪的特色,所构筑的武林世界也与传统正邪两分的江湖世界迥然不同。最明显的例子为《白玉老虎》与《边城浪子》的赵无忌与傅红雪,这两人原本一心一意想要报仇,故事发展到最后两人才发现所谓的仇人已不再是仇人。当报仇的动力消失,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然解构的世界,突然顿失所寄,逼使故事主人翁重新面对一个人生价值骤蹙的真相世界。古龙赋予作品这种“重估人生价值”精神,与尼采的思想有相当地一致性。
除了尼采,海明威对古龙的影响也极大。薛兴国便说:“古龙最喜欢的西方作家,是美国的海明威。”[89]古龙曾自述写了十年小说之后才接触到武侠小说的内涵精神——一种『有所必为』的男子汉精神[90],这种精神被一些学者们认为与海明威的『硬汉』精神相当相似[91],因此认定古龙有这样的体悟应是阅读海明威小说所得到的启发,这一点大多数的读者与研究者皆认同。[92]但是在创作语言上,学者们的认知就有差异,众多读者、研究者认为古龙师法海明威的电报体的对白方式,但是叶洪生却持反对态度[93],且认为古龙一句一行的写作方式将导致“文字障”[94]的形成。姑且不论这种写作方式的优劣。我们着眼于古龙类似电报体的创作语言是否受到阅读海明威作品的影响上。
海明威创作的语言简洁有力,如同拿着一把斧头将整座森林的小枝叶砍伐一空,只留下基本的枝干。[95]这些留下来的是精心锤铺而平淡的文字,需要读者用心去领略与想象。海明威将自己的创作语言名之为“冰山原则”,而他这些精炼的语言恰似在水面上的冰山只看得见八分之一,其余的八分之七为作家丰富的想象与内涵,需要读者阅读之后的理解与创造。这一点古龙在人物对话与写景上表现得最出色。古龙使用简洁平淡的文字描述,造成一种令人遐想的意境,如“春天、江南。段玉正少年”。[96]只用九个字便交代男主角的出场,虽然看似寻常,仔细咀嚼却有着深长的意境存在。这正是古龙取法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的最好证明。
越是简洁的语言越具表现力与象征力,因为其能给予读者思维与想象的空间。
尼采对于语言也抱持相同看法,而他的哲学著作多以格言形式写成,这不只是出自于爱好,在他看来是出自于必须。[97]他说:
格言、警句——在这方面我在德国人中是第一号大师——是“永恒”的形式:我的野心是要在十句话中说出旁人在一本书中说出的东西——旁人在一本书中没有说出的东西……[98]
由此可看出尼采除了强调语言的精炼外,对于将哲学用格言警句形式来写作,尼采相当自豪。他这种将哲学诗化的写作方法,必然深深影响将武侠小说诗化的古龙。古龙书中俯拾即是的格言,虽有人爱不释手阅读再三,也有学者认为是“呓语格言”,代表古龙内在分裂的心向。[99]研究者由不同的角度切入,便有不同的看法与评价。利用格言警句方式来达到作者介入书中来讲述道理的目的,而且使用之频繁,古龙可说是武侠小说第一人。
除西方哲学文学外,古龙也取法日本小说,据叶洪生研究,古龙师法日本小说的内容与作家重要的有:武学方面师法吉川英治、小山胜清的宫本武藏系列小说,以及楚留香的“风雅的暴力”的塑造与写作文体师法柴田炼三郎。[100]女作家冯湘湘亦撰文列举古龙与柴田炼三郎小说中多雷同之处,以证明古龙偷师柴田炼三郎。[101]两位学者对古龙如何师法日本作家皆有精辟的剖析。
综上所述,古龙的阅读虽然广泛,但他不断的师法世界伟大的哲学家与小说家,无论是文学精神抑或创作技巧方面,古龙将之融铸于自己创作之中,让其作品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继而创造出其独特风格。而尼采、海明威正是对古龙风格的形成,最重要的师法对象与导师。
六、结语
在《流星、蝴蝶、剑》的开头写道:
流星的光芒虽短促,但天上还有什么星能比它更灿烂,辉煌!
当流星出现的时候,就算是永恒不变的星座,也夺不去它的光芒。
蝴蝶的生命是脆弱的,甚至比最鲜艳的花还脆弱。
可是它永远只活在春天里。
它美丽,它自由,它飞翔。
它的生命虽短促却芬芳。
只有剑,才比较接近永恒。
一个剑客的光芒与生命,往往就在他手里握着的剑上。
但剑若也有情,它的光芒却是否也就会变得和流星一样的短促?[102]
回顾古龙的一生,正如同他笔下的“流星”、“蝴蝶”,美丽且光彩夺目,却短暂消逝,徒留怅惘。而他的作品就如同他所提到的“剑”那样的永恒并显现耀人的光芒,古龙这位剑客也因其作品而成就其永恒的生命。虽然古龙的早逝是台湾武侠界的莫大损失,也是众多古龙迷一直深以为憾的事,然而考察古龙风风雨雨精彩万分的一生之后,热爱古龙的读者应会同意:古龙的早逝,何尝不是上天对他这个武侠天才的眷顾。以古龙好强孤傲的个性,“美人迟暮,英雄没落”应是他所怕见的,因此上天在他再也无法承受身体的病痛、内心的愁苦以及外界环境的压力时,带走了他。
以一位作家来说,四十八岁正值创作高峰期,无论是文笔、智慧都应该是已臻成熟的阶段,但是古龙却已英年早逝了。如果上天给他多一点健康与时间,他的小说,会再异峰突起呢?还是会彻底地放弃了创新?可惜古龙已经不能给我们答案了。
没有一本文学作品能够完全脱离创作者而独立存在,无论该作品是写实或想象、严肃或通俗。一个读者或批评家为了获得该作品的理解,势必探索作家的世界。了解作家的生命、生活环境、创作背景之后,对于其作品即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此才能对作者有同理心的了解,不致被先入为主的傲慢与偏见蒙蔽了智性。
深入探索古龙生命历程之后,再读古龙的作品,令人感到古龙本人与其作品的关连是那样的密切。正如陈墨所言:“对古龙来说,酒—色—才—气(指内心)是联系得很紧密的。”[103]正因为古龙本人与其作品之间的关连太密切,欲研究他的武侠小说若不从古龙本人入门,单只看作品本身,则无法掌握古龙风格之来由与作品之关系。
他的作品某种程度显示了自身的经验,如在写作他的自传一般,古龙将自己的灵魂交出去给读者之后,博取了读者同情的理解,彷佛他所展示的不再是自己本身,而是每一位读者的化身。正因如此,古龙的作品深深吸引了许多古龙迷。由此,我们略可解释为什么古龙迷,这么狂爱古龙的作品了。古龙这一生永远化不开的寂寞与永不止息的追求,正是让他的作品有魅力的真正原因。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教学硕士生
1.详阅赵滋蕃:《文学原理》(台北:柬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页304。
2.王国维:《人间词话》(台北:金枫出版杜,1991年6月),页48。
3.古龙:<不是下车>刊于《民上报》1984年5月8日,第8版。
4.大陆网站(新侠网)上有一篇谈论古龙与金庸的文章,颇值得拥金与拥古两派的武侠小说迷参考与深思。文章作者认为:古龙与金庸的作品若在同一标准下比较,正如拿海明戚《老人与海》来和《三国演义》比较一样可笑。金庸迷拿综合中国文学、武术、古典诗词、琴棋书画……包罗万象的金庸作品来贬低笔调现代化、西化,不受历史背景局限的古龙作品是没有必要的,文学作品给人的感受本就因人而异,视读者个人对作者的创作形式接受程度而定。本文作者更说:“我认为古龙对笔下人物的心理描写,完全可以和一流的纯文学作品媲美(包括中外)。”详见<谈不识古龙者与金庸的迷思>浏览日期2005年5月14日。又欧阳莹之推崇古龙:“我认为当代港台及侨居海外的小说家没有一个及的上古龙——文艺小说、现代小说、武侠小说家包括在内。”见欧阳茔之:<泛论古龙的武侠小说>原载于香港《南北极》月刊,1977年8月号。收入古龙:《长生剑》(台北:风云时代出版杜,1997年),页202。
5.持至少三种版本说法的,参见费勇、锺晓毅:《古龙传奇》(台北:雅书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页2。
6.曹王文:《中国侠文化史》(台北:云龙出版杜,1997年),页227。
7.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辽宁:辽宁人民出版杜,1990年),页:320。
8.叶洪生:《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页391。
9.彭华:《侠骨柔情:古龙的今世今生》(台北:大都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页6—7。
10.陈墨:《武侠五大家品赏》(台北:风云时代出版社,2001年),下册,页4—6。
11.曹正文:《古龙小说艺术谈》(台北:知书房出版杜,1996年),页169。
12.陈康芬:《古龙武侠小说研究》(台北: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页24。
13.陈柏:《中国英雄侠义小说通史》(江苏:江苏教育出版杜,1998年),页464。
14.此句见倪匡为古龙所撰的讣文。<古龙返回本来、倪匡撰写讣文>刊于《民生报》1985年9月25日,第9版。
15.叶洪生、林保淳:《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1日),页212。
16.古龙的父亲熊鹏声定位没没无名的武侠小说作家,笔名为东方客。后来帮助高玉树兢选台北市长当选而进入政治界。见邹郎:<来似清风去似烟>《大成》,第144期,1985年,页61。
17.古龙与父亲熊鹏声有三十多年不通音讯,直至熊鹏声因帕金森症陷于时昏迷时清醒的状况,想见古龙一面,于是登报寻子。报上的广告是这样写的:“古龙亲父熊飞(鹏声)觅独子熊耀华到仁爱路四段仁爱医院诀别,千祈仁人君子紧催古龙立救父命料理人事以尽孝道”。古龙才与父亲见面。详见《联合报》,1985年4月10日,第5版。
18.古龙为了纪念,特别将他的儿子取名为熊小龙。后因是私生子,改为郑小龙。现为航警局警宫。
19.诸葛青云(1929—1996年)本名张建新,山西解县人。台北行政专科学校(即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前身)毕业,曾任总统府第一局科员。1958年发表处女作《墨剑双英》。1988年由金兰出版杜出版最后一部作品《傲笑江湖》(续写金庸之《笑做江湖》)。
20.卧龙生(1930—1997年)本名牛鹤亭,河南镇平人。1956年因受到“孙立人事件”牵累,提前白军申退伍,生计艰难,为了糊口,得友人童昌哲(即伴霞楼主,时任《成功晚报》副刊编辑)鼓励,始尝试走武侠创作之路。因祖居南阳卧龙岗,牛鹤亭青少年时曾在当地“卧龙书院”求学,因取“卧龙生”(意为卧龙书院学生)为笔名。1957年发表处女作《风尘侠隐》。1997年于上海《新民晚报》连载《梦幻之刀》,未能完成即病逝。
21.诸葛青云的《江湖夜雨十年灯》第二集即由古龙续写,参见叶洪生:<当代台湾武侠小说的成人童话世界>收入林耀德、孟樊编:《流行天下》(台北:时报父化出版枉,1992年1月5日初版),页212。
22.取名为熊正达,现为职业军人。
23.1969年古龙先是应徐增宏导演之邀写作了《萧十一郎》剧本,拍成电影,反应平平。后来邵氏导演楚原重拍《萧十一郎》于1979年1月28日在台上映。详见黄仁等同编:《中国电影电视名人录》(台北:今日电影杂志杜,1982年7月1日初版),页138—139。
24.据《中华民国上映电影总目》所收录:1976年至1982年间古龙担任武侠电影编剧总共有25部:而所拍摄的武侠电影原著作者为古龙的则有60部之多。详见梁良编:《中华民国上映电影总目》(台北:中华民国电影图书馆,1984年9月初版)。
25.见金琳:<古龙武侠世界、影坛留一页>刊于《民生报》,1985年9月23日,第9版。
26.见薛兴国:<问“剑”古龙>《联合报》,1985年6月15日,第9版。
27.1980年古龙投资电影公司,名为『宝龙电影公司』(此名用古龙与妻子宝珠各取名字中一宇为之。)古龙自任编剧、监制、导演,拍了《楚留香传奇》、《楚留香与胡铁花》、《剑神一笑》、《再世英雄》(此为倪匡编剧的科幻片)四部电影,详见黄仁等同编:《中国电影电视名人录》(台北:今日电影杂志社,1982年7月1日初版),页138—139。与梁良编:《中华民国上映电影总目》(台北:中华民国电影图书馆,1984年9月初版)。
28.《楚留香传奇》1980年4月2日上映、《楚留香与胡织花》1980年9月12日上映、《剑神一笑》1981年5月22日上映。
29.1982年古龙为华视制作第一档连续剧《新月传奇》。参阅《民生报》,1982年6月3日,第9版。一直到去世后还有已送新闻局审查的连续剧将在电视台播映。
30.但是古龙与于秀玲的婚姻并未登记,因此许多记载都将于秀玲视为古龙的同居女友。
31.参阅<古龙在暮色中步出这个世界>刊于《民生报》,1985年9月22日,第9版。
32.见<古龙返回本来、倪匡撰写讣文>刊于《民生报》,1985年9月25日,第9版。
33.见<古龙之丧今公祭>刊于《民生报》,1985年10月8日,第9版。
34.邹郎:<来似清风去似烟>《大成》,第144期,1985年,页60。
35.龚鹏程:《犹把书灯照宝刀》(台北:小报文化出版杜,1993年),页88。
36.古龙:《大人物》(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7年),第一部,页114。
37.丁情本名蒋庆隆。古龙大弟子以及朋友。师从古龙前是电影界人士,艺名小黄龙。《那一剑的风情》、《怒剑狂花》、《边城刀声》三部书是在古龙指导下完成,正式出版时挂以两人名字。
38.丁情:<古人侠的最后一剑>收入《边城刀声》(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9年),第四部奇谭,页179。
39.此说见周益忠:<拆碎侠骨柔情——谈古龙小说中的侠者>收入淡江中文系主编:《侠与中国文化》(台北:学生书局,1993年),页456—458。
40.古龙:《萧十一郎》(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7年),第一部,页159—160。
41.如《流星、蝴蝶、剑》中有一段文字:“她欺骗别人,只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只不过是为了要活下去。一个人若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是可以原谅的。”比段文字将欺骗用生存的借口合理化,与世俗对欺骗的看法有着明显的差异。见古龙:《流星、蝴蝶、剑》(台北:久博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第三部,页648。
42.古龙:<谈我看过的武侠小说(四)>收入《联合月刊》,22期,1983年5月,页74。
43.参阅古龙:<说说武侠小说>收入《欢乐英雄》(台北:万盛出版杜,1989年),页1。
44.古龙:<楚留香和他的朋友们>收入《午夜兰花》(台北:万盛出版社,1989年),页11。
45.丁情:<古大侠的最后一剑>收入古龙:《边城刀声》(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9年),第四部奇谭,页179。
46.古龙:<不唱悲歌>收入《九月鹰飞》(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8年)第四部,附录,页188。
47.林清玄:<敬酒罚酒都不吃>收入古龙:《猎鹰》(台北:万盛出版社,1989年),页4。
48.龚鹏程:《犹把书灯照宝刀》(台北:小报文化出版社,1991年),页99—l00。
49.林保淳:<侠客与酒>参见「中华武侠艾学网」讨论区之「林保淳先生武侠评论」专栏http://www.knight.tku.edu.tw/home.htm浏览日期:2004年8月8日。
50.转引自陈墨:《武侠五大家品赏》(台北:风云时代出版社,2001年),下册,页80。
51.『吟松阁事件』发生于民国69年10月22日晚上。陈文和、叶庆辉及柯俊雄、王羽等人,在北投吟松阁饮酒,正好古龙也在邻室与朋友喝酒。叶庆辉在走廊上遇见古龙,邀他一同到隔壁喝酒,古龙拒绝。后来,陈文和再邀古龙仍被拒,双方因而发生口角,陈艾和与叶庆辉乃持凶器,在吟松闾出口处将古龙右手杀伤。古龙因流血过多休克,经友人送医急救,始末残废。详见<“小叶”挥刀逞凶焰 “大侠”拒饮几断腕>《联合报》,1980年10月24日,第3版。
52.见林清玄<敬酒罚酒都不吃>收录《猎鹰》(台北:万盛出版杜,1989年),前序,页5。
53.古龙有一个人生哲学是将自己比喻作两头烧的蜡烛,这样亮光强,也容易快点结束。参阅过来人:<细数武侠小说作者>刊于《民生报》,1978年5月24日,第7版。
54.古龙:《三少爷的剑》(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第一部,前言,页2—3。
55.丁情:<古人侠的最后一剑>收入古龙:《边城刀声》(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9年),第四部奇谭,页183—184。
56.详见林保淳:<侠客与酒>参见「中华武侠文学网」讨论区之「林保淳先土武侠评论」专栏http://www.knight.tku.edu.tw/home.htm浏览日期:2004年8月8日。
57.丁情:<古人侠的最后一剑>收入古龙:《边城刀声》(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9年),第四部奇谭,页185。
58.古龙:《桃花传奇》(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2001年7月初版),页195。
59.古龙:<却让幽兰枯萎>收入《谁来跟我干杯》(天津:百花艾艺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
60.「赵姿菁事件」发生于民国66年8月19日,古龙偕同当时十九岁的女演员赵姿菁(本名赵倍誉)出游三天,未知会赵家。赵母寻回赵姿菁之后,控告古龙诱拐赵女离家。详阅(古龙吃官司·应讯后交保!)刊于《联合报》,1977年9月8目,第3版。
61.龚鹏程记述古龙对于「赵姿菁事件」的一段话:“对于这件事,自始至终,我没有发表过一句话。因为无论我说什么,都有人会被伤害。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可谈的。简单地说,我与她已确有感情,这事如果不是第三者插入,绝不会弄得如此糟。”参见龚鹏程:《犹把书灯照宝刀》(台北:小报文化出版杜,1993年),页100。
62.古龙:<不是玫瑰>刊于《民生报》1985年7月1日,第8版。
63.古龙:<楚留香和他的朋友们>原刊于《中国时报》,1982年9月16日、17日,第34版。收入《午夜兰花》(台北:万盛出版杜,1989年),前序,页10。
64.古龙:<不是玫瑰>刊于《民生报》1985年7月1日,第8版。
65.司马翎(1933—1989年)本名吴思明,广东汕头人,别署“吴楼居士”、“天心月”。将门之后。1947年举家移居香港。政治大学政治系毕业。曾任《民族晚报》记者、《新生报》编辑。1958年发表处女作《关洛风云录》一举成名。1983年于《联合报》连载最后一部作品《飞羽天关》,1985年被腰斩而辍笔。1989年7月中旬病逝于汕头故居。
66.牛哥,本名李费蒙,漫画家。牛嫂,冯娜妮,是古龙中学和淡江英专的同学。
67.参见<古龙生前开辟武侠小说新页,死后留下传奇轶事无数,掀起豪情,文艺团倍思前缘>刊于《民生报》,1985年9月23日,第9版。
68.陈定公特别以古龙与梅宝珠的名字,作了两副嵌宇联:『古匣龙吟秋说剑,宝帘珠卷晚凝妆。』『宝靥珠当春试镜,古韬龙剑夜论文。』赠古龙。参阅过来人:<细数武侠小说作者>刊于《民生报》,1978年5月23日,第7版。
69.参阅林佛儿:<我印象最深的香港作家>刊于《文讯》,第20期,1985年10月,页40。
70.此文为古龙:<谁来与我干杯>登于《联合月刊》,第22期,1983年5月,页75—76。后收入《边域刀声》(台北:万盛出版杜,1989年),页3—10。
71.参见<古龙生前开辟武侠小说新页,死后留下传奇轶事无数,掀起豪情,文艺囤倍思前缘>刊于《民生报》,1985年9月23日,第9版。
72.传统武侠小说中男角之间的友情人部分是透过结义方式去认定彼此的情感,同手足兄弟一般,全庸武侠小说中男角之间的感情也不脱此约定俗成的方式,因此《天龙八部》段誉、乔峰、虚竹结义为兄弟。而古龙并不强调结义,着眼于朋友彼此间的了解,双方是对等的、平行的关系,甚至是一个尊重的敌人也可能是最了解自己的朋友。
73.邹郎:<来似清风去似烟>收入《大成》,第144期,1985年,页61。
74.古龙自编自导,拍摄的《楚留香传奇》、《楚留香与胡铁花》电影,片中由刘德凯饰演楚留香。
75.见<他走得一如在世时的潇洒>刊于《民生报》,1985年9月23日,第9版。
76.参阅<古龙在暮色中步出这世界>刊于《民生报》,1985年9月22日,第9版。与荻宜:<浪子·书生·古龙>《联合报》,1983年11月28日,第12版。
77.薛兴国:<古龙点滴>刊于《民生报》,1985年9月26日,第9版。
78.叶洪生曾写道:“一般多以为他是受到吉川荚治、大小仲马、海明咸、杰克伦敦、史坦贝克小说乃至尼采、沙特等西洋哲学的影响与启迪。”这段说明大多数研究者与读者的看法。详见叶洪生:《叶洪生论剑一一武侠小说谈艺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页391。
79.古龙曾表示从《绝代双骄》写到《天涯明月刀》,他人口说所谓的“古龙式小说”、“古龙式文”、“古龙式对白”才渐渐成形。详阅古龙:<转变与成型>收入《谁来跟我干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杜,200]年1月初版)。
80.详见欧阳莹之:<“边域浪子——天涯·明月·刀”评介>收入古龙:《长生剑》(台北:风云时代出版社,1997年),页219。
81.详见欧阳莹之:<泛论古龙的武侠小说>原载于香港《南北极》月刊,1977年8月号。收入古龙:《长生剑》(台北:风云时代出版社,1997年),页185。
82.尼采认为:酒神精神是一种具有形而上深度的悲剧精神,他解除了一切痛苦的根源,获得了与世界主体融合的最高快乐。『洒神』本是象征情绪的放纵,『酒神状态』即是醉,是情绪的总激发与总释放,是一种痛苦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酒神祭典时人们打破一切禁忌,狂饮烂醉、放纵情欲,表现个体自我的毁灭和与宇宙本体融合的冲动。通过个人的毁灭,体会宇宙生命之丰盈,继之肯定生命的整体,再造一种新生。详阅尼采(Nietzsche,F.W.)着,刘崎译:《悲剧的诞生》(台北:志父出版杜,1993年),页13—26。与周国平:《尼采在二十世纪的转折点上》(台北:林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2月初版),页89—120。
83.详阅方忠:<繁复人性的多维凸现——古龙武侠小说的主题意蕴>《台湾研究》,第1期,1999年1月,页78—82。
84.详阅郑晓江:<生命的昂奋与衰竭——尼采人士哲学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比较>《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3期,1994年9月,页24。
85.见叶洪生:<冷眼看现代武坛——对二十年来台湾武侠作家作品的总批判(下)>收入《文艺月刊》,63期,1974年9月,页137。
86.周国平:《尼采在二十世纪的转折点上》(台北:林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2月初版),页106。
87.转引自周国平:《尼采在二十世纪的转折点上》(台北:林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2月初版),页222。由周国平译自《看哪!这人》《尼采选集》,第2卷。
88.参看陈晓林:<试论武侠小说的“解构”功能——以金庸、古龙、梁羽生作品为例>收入《九月鹰飞》(台北:风云时代出版枉,1998年4月40版),页198—201。
89.见薛兴国:<古龙心事谁能知?>刊于《民生报》,1985年,第9版。
90.古龙<不唱悲歌>收入《九月鹰飞》(台北:风云时代出版杜,1998年),页95。
91.古龙取法海明威除了“电报体”之外,塑造人物形象上古龙有意学习海明威笔下的“硬汉”。详阅曹正文:《古龙小说艺术谈》(台北:知书房出版杜,1996年),页168。
92.最具代表性是陈墨所说:“古龙的文体,有三方面影响。其中第一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电报体』文体语言的影响。看得出来,海明威是古龙喜欢的作家,不光是他的文体,而且包括他的整个的文学成就及他的真正男子汉的气质与风度。很自然,读海明威的小说,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其影响,摹仿其精华。”参阅陈墨:《武侠五大家品赏》(台北:风云时代出版杜,2001年),下册,页72—73。
93.陆灏、张文江、裘小龙三位发表的<古龙武侠小说三人谈>中谈到古龙古龙的语言受海明威影响。曹正文也接受此说,并认为古龙虽学海明威的对话写作方式,但古龙的对话禅语与机峰并存,并非全盘套用。然而早在1994年11月《叶洪生论见剑——武侠小说谈艺录》出版之前,叶洪生即听过古龙受海明威影响的说法,但叶洪生并不认同此说。直到写作《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时,提出古龙文体三变之说,厘清古龙师法海明威语言写作是在《孤星传》至《浣花洗剑录》时期。以上参阅陆灏、张文江、裘小龙:<古龙武侠小说三人谈>《上海艾论》,第4期,1998年,曹正文:《古龙小说艺术谈》(台北:知书房出版杜,1996年),页166。与叶洪生:《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页:105—406。叶洪土、林保淳:《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1日),页232。
94.参看叶洪生:《叶洪生论剑——武侠小说谈艺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页406。
95.此一比喻为赫·欧·贝茨在<海明戚的文体风格>一文申所提出。详阅赫·欧·贝茨:《海明威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页133。
96.古龙:《碧玉刀》(台北:万盛出版杜,1989年),页1。
97.此项说法见于周国平:《尼采在二十世纪的转折点上》(台北:林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2月初版),页316。
98.此项说法见于周国平:《尼采在二十世纪的转折点上》(台北:林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2月初版),页319。由周国平译自尼采:《偶像的黄昏》《尼采全集》,第8卷。
99.详阅翁文信:<试析《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自我辩证与情欲焦虑>收入《台湾现代小说史综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12月初版),页343—344。
100.叶洪生、林保淳:《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1日),页232—235。
101.参阅冯湘湘:<古龙和柴田炼三郎>载于《香港文学》,2001年3月。
102.古龙:《流星、蝴蝶、剑》(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7月),第一部,页1。
103.陈墨:《武侠五大家品赏》(台北:风云时代出版社,2001年),下册,页17。
本站网址:GuLong.NET.CN,古龙拼音全拼写,一秒钟记住网址,过目不忘。